首页>>>党员天地   打印本页
 
村官官锦初
——走近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基层模范

官锦初其人——
1956年,官锦初生于茂名市电白县水石村,因为姓“官”,祖辈对他寄予了当官的厚望。
19岁那年,官锦初带着“军官梦”走进部队,两年后入党,当上班长。然而,部队的一纸规定:不上军校就不能转干,彻底粉碎了官锦初的理想,于是他放弃了转为志愿兵的机会,退伍回到水石村。
回乡后,官锦初开始经商,凭着一股“要干,要干,要干出个样子来”的拼命劲,历经艰辛、挫折,总算树起了“华达服装厂”的牌子,拥有了一家年产值近百万元的服装厂。
正当官锦初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,当年亲自送他入伍的老支书肖权成“三顾茅庐”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将他从东莞请回了水石村,先担任村支部副书记。1999年,官锦初在选举中脱颖而出,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。
苦干三年,官锦初带着水石村民改写了水石村贫困落后的命运:村民的平均收入由800元跃升到3220元,村集体经济从3万元跃升到30多万元,村里无毒、无赌、无偷,治安良好……一举摘掉省级特困村的帽子,成为了全镇的首富村、全市的脱贫示范村、全省的模范村,成为了水石人的美丽家园。
在2002年的选举中,水石村6000多村民义无反顾地将选票投给了官锦初,他以98.7%的得票率再度当选为村委会主任,在村党支部的改选中,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。
2003年7月18日,张德江书记在接见官锦初时,高度赞扬他退伍不褪色,一心为村民,带领群众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脱贫致富,是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模范。
在水石村,官锦初是个有口皆碑的好村官。
2003年8月5日,记者在水石村见到了官锦初。问起他当村官的感受,他连声慨叹,不容易呀!
放一把火,烧掉愚昧和贫困
上任时,官锦初对村民的承诺是:要让水石村的山都种上果,田地都种上庄稼,村民都有活干,过上好日子。上任后,他走遍了下辖的32个自然村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岭,却发现村里上千亩的荒山坡地因长期无人打理而闲置着。
在1999年春天的一个早晨,村委会的“公告栏”贴出了一张“烧荒山种果树,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”的公告。令官锦初始料不及的是,村民的反应会如此强烈。有人说,土里种粮食,山上拾柴草,屋前屋后种果树,这是祖祖辈辈的习惯,不能改;有人质问,种果树要好几年后才挂果,我们以后烧柴怎么办?有人还引经据典论证,烧山会烧掉水石村的风水,让子孙后代没有发达的机会……
眼看节令快要过去,村民们就是不肯烧山种树。官锦初只好动员自己的弟弟带头,把承包的荒山全部种上了荔枝,然后又带着村民参观自己承包山上的果园,苦口婆心地讲解种果树的种种好处。可是,村民还是不为所动。
明明是一条致富路,为什么没人走?官锦初连夜召开村委会,并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:“由村委会统一行动,强行放火烧山。”他就是要放一把火,烧掉村民们的愚昧和懒惰,燃起他们艰苦创业的志气。
在一个炎热的下午,村委会组织了村治安队的队员扛着一桶一桶的煤油上山了,怨气冲天的乡亲们跟在后面大骂,有几个村民干脆就躺在自家的承包地上死活不动……眼看,烧山的计划就要泡汤,官锦初站了出来,大声宣布:“凡同意烧山的,一律无偿提供果苗,并由村委会请专业队挖树坑送肥统一管理;凡阻挠烧山种果,并且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,一律事后追究责任!”官锦初威严的吼声在山上飘荡,村民们犹豫了,治安队员趁势点燃了火。
大火烧了几天几夜,这一烧,换来了漫山遍野的果树。如今,回想起那一幕,当初的“钉子户”都有些惭愧。一位村民由衷地感慨:现在他家一年光卖荔枝一项收入就有6000多元,而且修荔枝的枝杈也完全能够解决家里的柴火。
得到实惠的村民说,是官书记的一把火烧出了水石村的富裕。
耐心算账,算出土地好收益
用官锦初自己的话说,基层工作最难的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,花时间最多的也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。当初,为了说服乡亲们种菜致富,他就没少费口舌。
水石村人多地少,耕地面积只有2400亩,人均不足0.4亩,官锦初提出,要赚钱,就必须调整农业结构,改延续多年的“两稻一菜”种植模式为“一稻两菜”,不让土地闲着。为此,他还专门咨询了县里的农科干部,弄清水石村的土质气候最适合种时下市场畅销的红辣椒、四季豆。
可习惯了一年种两稻的村民却怕菜种不好,又少了一季水稻的收成,到时连饭都吃不饱,不愿干。要乡亲们买你的账,必须把他们的思想工作做通才行。有话好好说,农民是讲实惠的,官锦初就为他们算账:一亩地丰年能产800斤谷,卖360块钱,要花掉化肥30多块钱、请人插秧费50块钱、农药15块钱、请人收割费100块钱……七七八八算下来,一年辛苦到头,也没什么赚头了;而种菜不同,比如种辣椒,一亩产个三、五千斤不成问题,按现在的市场收购最低价五毛一斤算,少说也有一千八百块钱可赚。那段时间,无论在大会、小会上,还是私下里,官锦初逮着机会就算账给乡亲们听。他还找到老党员肖焕云,反反复复地算账、讲道理,并要求他发扬先锋模范作用,带头种菜。
虽然那时的村委会还不是很富裕,但是为了将村民们引上致富路,官锦初在村委会上提出:拿出6000元买菜种子送给农民,亏了算村委会的,赚了归农民自己。种子买来了,官锦初和村干部提着种子,又开始给每家每户做工作,宣传种菜的好处。
终于,有几十户村民带头种菜了。1999年冬,水石村共种下红辣椒400多亩、四季豆500多亩,第二年春天,首战告捷,全村卖菜赚了16万元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在部分村民种菜致富后,村里种菜的人越来越多。官锦初索性带领村委会搞起“公司加农户”的“订单农业”模式,使水石村的“菜篮工程”规模化和产业化。
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,可是,回报丰厚了,村民说,多亏官锦初会算账,让我们的脑袋开了窍。
硬着头皮,四处奔走搞劳务输出
官锦初上任前,水石村就名声在外,一是荒地多,二是烂仔多。因为水石地僻山闭,富裕劳动力走不出去,村里的年轻人整日游手好闲,无所事事,动不动就惹是生非。官锦初看在眼里,愁在心里。他考虑了很久,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,经村委会讨论,决定以村党支部的名义去找在外面办厂的水石人,搞劳务输出。
说干就干,2000年的初夏,官锦初带着几个村干部来到了深圳。在路边的电话亭,他拨通了“奋达实业有限公司”肖奋总经理的电话,对方一直没有接听,找到厂里,办公室锁门了。等了几天,终于等到肖奋有空,官锦初忙不迭地赶到了他的办公室。没想到,对方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:你儿子还小呀!那一刻,官锦初愣住了,他感到委屈。他一五一十地说明白了自己的来意,老板肖奋被感动了。在肖奋的印象中,村干部来找他,不是因为自己的事就是为了亲朋好友的事,有时候办不成了,他们还会给脸色看,散布一些难听的话。可是,今天这个也当过老板的村官来找他,为的竟是水石村的公事。肖奋当即表态:只要符合条件,水石村的青年有多少就要多少。如今,在“奋达实业有限公司”1500多名工人中,就有500多水石人。
经过官锦初和村干部的多方努力,官锦初女儿的服装厂,肖培高的塑料制品厂,肖斯胜、肖斯文兄弟的化妆品厂等等水石人开办的工厂,都先后招收了水石村的青年。迄今为止,全村约有1500人在外打工,昔日的烂仔们变成了奋发有为的好青年,不仅寄钱回家修房子,建设小家,还捐钱给村委会修公路,建设水石。
想尽办法,将殡葬改革进行到底
当村官,最头疼的是管“生”、“死”这两件事。官锦初上任后,成立了老人会、红白理事会和新风促进会等,在村民中大张旗鼓地开展移风易俗的教育活动,有心将水石村建成新时代的文明新村。
2000年,有人举报,某某的母亲去世,已经用土埋了。官锦初一听,急了。他带着村干部到山上转了好几圈,却没有发现新坟,举报到底可不可靠?只好询问该村民。“听说,你老母死了,为什么不通知一声——”“没有,谁在胡说八道,我老母明明去湛江看病了。”“你说实话。”“当然是实话。”村民拒不承认,官锦初犯了难,没有证据,也不敢乱说呀!他灵机一动,说:“作为村干部,你母亲生病了,我也应该前去看看。我有车,要不现在就走。”这下,村民有点急了,先是百般拒绝,后来又提出条件:“你们也不能空着手去呀,要买东西。”他没想到,官锦初一口答应下来,顿时,束手无策了。
到了车跟前,该村民招架不住了,只好实话实说,并哀求道:“都已经下土了,算了吧。我罚点钱,行不行?”怎么可能行!官锦初有心要将殡葬改革进行到底,如果开了这个坏头,以后的殡葬工作还怎么做!起棺,火化。
打这以后,水石村就再也没有发生一起偷葬乱葬的事,火化率达到100%,封建迷信等陈腐的观念正逐步失去市场,村民讲科学、树新风的意识与日俱增。
官锦初是一个敢干事的人,在任期间,还拆了肖氏的祠堂盖学校,打击了犯罪团伙……在水石那片熟悉的土地上,他一次又一次顶住压力,干实事,为的是要砸破套在村民脖子上的贫困枷锁,为的是要砸掉他们思想深处愚昧、懒惰、因循守旧、固步自封、迷信等等根深蒂固的观念。作为一个当过兵、读过书、见过世面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官锦初不仅以自己的胆识、魄力、胸怀和智慧,代表着“先进生产力”和“先进文化”,挑战水石村的旧观念、旧模式、旧习俗,而且还以一个水石人纯朴、真挚、无私的情感,始终代表着水石村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”,为家乡的发展劳心劳力,不愧是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模范。
2002年10月,中共广东省委、省人民政府、省军区授予官锦初“模范实践‘三个代表’的退伍军人”荣誉称号
(2003-9-20 8:46:40 点击40
 

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把本页介绍给你的朋友

关闭本窗口

发表、查看关于该新闻的评论    
 

实践网